第二百零六章 贵霜重要事宜的决定-《大汉从接见张骞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阿弩缇想了想:“当然,但是可能也有些区别”

    朝再次得到确认,拱手道:“那翕侯可要早做准备。”

    “许多贵霜人已经适应了游牧生活,习惯于披散头发,服装开左襟,妇女戴帽子,穿小袖短袄。这套打扮与中原相比很不协调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的人则不分这些,贵霜鱼龙混杂,差异明显,十分不利于形成共识,所以我很是忧虑,必须要形成一套相同的标准,让大家没有什么区别,才能促进融合。”

    “孔子说,名不正,言不顺,则礼乐不兴。我今天也要说一说‘言’的问题。现四方之人,口音不同,交流起来也很困难,必须要彻底废除其他的语言,保留新语,禁止旧语,一律改说类似中原的话。”

    另外,朝不仅提出改服饰,语言,也提出了改姓氏问题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都是阿弩缇规划范围内。

    这些都不会引起阿弩缇是震惊。

    但是,朝说的一个观点令阿弩缇高看了一眼,他提出改革的最大动力就是当地经济,只有把经济搞上去,起一个带动作业后,其他人就会自然而然的模仿。

    他可能表达的不太清晰。

    阿弩缇一听就知道了什么意思,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。

    经济、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民族,一定会对经济、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和民族产生吸引力,反之则不然。面对经济、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对象,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对策。

    阿弩缇一一回应。

    首先是服饰方面,他回道,这一切都有过实践,但是不会完全照搬中原的服饰,地方环境不同,生活习俗也有区别,服饰也有不一样的地方。

    当然,还有个关键因素,那就是人们惯性,这方面让阿弩缇想起来后世一段故事。

    1875年11月,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来到保定,拜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。

    他们两人的谈话,有一段涉及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服装改革的问题,颇为有趣。

    李鸿章:对于贵国近来所举(指明治维新)很为赞赏,独对贵国改变服装,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。
    第(2/3)页